【信息时报】中山一院3名援疆抗疫专家平安返穗
管向东、司向、张宁3位专家抵达白云机场。通讯员供图
管向东教授在喀地一院查房。通讯员供图
张宁每天对患者进行精细的口腔、皮肤护理。通讯员供图
“重症八仙”之一管向东今年超一半时间在抗疫
在武汉疫情期间,中国重症领域的八位专家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,坐镇7家重症定点医院,他们与各医疗队一起,在武汉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。这八位顶级专家也被称为“重症八仙”,中山一院的管向东教授就是“重症八仙”之一。
应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与国家卫健委要求,8月1日,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管向东教授第三次出征,远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医院指导抗疫。此前,管向东教授已在湖北、黑龙江抗疫第一线分别战斗了67天和35天,取得了湖北保卫战和黑龙江绥芬河攻坚战的重大胜利。用他的话说,“今年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抗疫”。
8月出征新疆喀什,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,管向东教授夜以继日工作,抵疆第一天便踏入病房,由于时差,每天都在早晨8点天不亮之时开始查房,直到当天所有的监测、检查、治疗与会诊完成,他才会离开医院。在国家“一控二测三救治”的抗疫策略下,管向东教授根据新疆地域广袤、交通不便等特点,为喀什秋冬季疫情应对制定有效策略,帮助喀地一院快速设计配置30张床位的ICU,满足该院作为南疆重症收治中心的收诊需求。
期间,有一名51岁维族女患者病情危重,在机械通气后,病情仍迅速恶化。管向东教授经过充分评估,指导自治区与喀地一院救治组实施了喀什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例VV-ECMO(人工肺),并使这名患者成功脱离ECMO,取得了喀什重症患者清零、无一病例死亡、无一医护感染的辉煌战绩。他说:“全部新冠病人的康复是最好的回报。”
精湛医术将高龄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
司向和张宁两位专家在8月12日抵达新疆乌鲁木齐,次日进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,指导当地医生开展病情评估和规范化诊疗。其中,司向是广东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员,他在除夕夜奔赴武汉抗疫第一线。在乌鲁木齐,他们把重症超声、俯卧位通气等多项精湛医疗技术运用于临床,先后救治了20多名新冠重症患者,成功把一名82岁感染性休克和气管插管的患者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司向和张宁刚接手这名82岁患者时,她正处在病情高峰期,俯卧位通气血氧饱和度勉强维持,但仰卧位血氧饱和度只有73%,呼吸机无法维持氧合。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,他们对患者进行48小时持续俯卧位通气、每小时头部翻动和左右小幅度侧卧。8月20日,患者持续发热,最高体温达40.2℃,出现感染性休克。在患者命悬一线之际,司医生果断为她更换深静脉、动脉置管,连续3次进行气管镜检查及吸痰,并积极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。目前,患者病情明显好转,意识逐渐恢复,已进入脱机训练和康复锻炼阶段。
报道链接:http://wap.xxsb.com/content/2020-09/03/content_117928.html
日期:2020-09-03